冬季寒冷躲在室內?小心空氣污染比室外更嚴重
發布時間:2020-05-23 / 瀏覽數:329
這個季節對大多數人來說,進了家門就像是到了春天,人們也只往返于各種室內空間,不愿在寒風中多呆一秒。
為了保暖,人們會采用一些取暖設備來保證居室的溫度。但是溫度上升會伴隨著濕度降低,在高溫度、低濕度的環境下,甲醛、苯等有害物質的揮發速度也會隨之加快。
所以,嚴冬時節既要留住溫暖,又要謹防室內空氣污染,確保冬季居室空氣質量良好。
室內污染是什么污染?
室內空氣污染是指在封閉空間內的空氣中存在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的物質并且濃度已經超過國家標準達到可以傷害到人的健康程度,我們把此類現象總稱為室內空氣污染。
人們每天平均大約有80%以上的時間在室內度過。室內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關系就顯得更加密切更加重要。雖然,室內污染物的濃度往往較低,但由于接觸時間很長,故其累積接觸量很高。尤其是老、幼、病、殘等體弱人群、機體抵抗力較低、戶外活動機會更少,因此,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與他們的關系尤為重要。
一般而言,在溫度高的環境中,室內環境的化學性污染物質釋放速度較快。冬季與其他季節相比,室內空氣環境污染以下兩個特點:
一、污染物種類多。
除建筑、裝飾和家具產生的有害氣體,如甲醛、氨氣和苯污染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顆粒物也較多。
二、室內通風換氣少。
冬季人們比較注意室內保溫,室內通風換氣不足。主要由供暖設備產生的一氧化碳、氨等有害氣體堆積,造成冬季的室內空氣污染更為嚴重。
如何有效解決冬季室內空氣污染危害?
合理進行室內通風
據調查,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有的病毒和細菌飛沫可在空氣中飄浮30小時以上。因此,經常開窗通風換氣對保持室內空氣清潔作用很大。一天之中上午10時和下午3時前后是相對清潔的時段,此時可酌情開窗換氣。一般情況下,開窗時間不應少于15分鐘,*好控制在30分鐘左右,也可以使用新風機。
消除室內有害氣體
居民可在專家的指導下,合理選用空氣凈化的產品。還可以在室內養殖一些能夠凈化室內環境污染的植物,如吊蘭等,以達到凈化室內環境,調節空氣濕度的目的。另外,在室內的各個角落和家具中放置一些活性炭進行物理吸附,也可以有效的吸附空氣中甲醛、苯系物等游離有害物質。
增加室外活動
天氣晴好時,人們應盡量到戶外做適量活動,吸入室外的新鮮空氣,增強身體抵抗力。
此外,如有條件,市民可以請專業機構進行室內空氣質量的檢測。特別是新裝修的居室,在冬季供暖后其空氣中污染物質超標情況往往比較嚴重,更需引起重視。
霧霾天氣到底要不要開窗通風?
霧霾天氣里,許多人都選擇緊密門窗。然而這種緊密門窗的做法,真的能讓室內的2.5保持在比較低的數值水平嗎?
其實,室外雖然污染嚴重,但室內空氣質量也不好。霧霾天也要定期開窗,讓室內的空氣流動起來。霧霾天室外空氣污染也比較嚴重,對人體來說也是不健康的空氣,但是這種污染對人體的影響要弱于室內空氣污染。另外,室外空氣靠門窗是阻隔不了的,它會通過門窗縫隙等進入室內。
霧霾天開窗到底有哪些學問呢?從自然規律來看,不管冬天還是夏天,早晨室外的空氣都比較濕潤,氧氣含量比室內高得多,所以早上開窗戶后,盡管室外空氣有一定污染,也感覺舒服得多。晚上八九點鐘,大家準備睡覺的時候,外面的空氣質量也比室內好。他建議重污染天氣,市民也要在早晚開窗通風換氣,“這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可以選擇在早晚分別通風20分鐘即可。空氣流通以后,房間里就不容易滋生細菌、病毒、霉菌。